恒耀注册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恒耀注册 > 最新动态 > 首家外资私募“突围”成功,桥水中国晋级百亿私募阵营,新基金爆卖80亿成功助力,全天候策略曾遭质疑

首家外资私募“突围”成功,桥水中国晋级百亿私募阵营,新基金爆卖80亿成功助力,全天候策略曾遭质疑

发布日期:2024-08-24 01:28    点击次数:179

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讯,首家百亿外资私募诞生。

随着由桥水中国担当投资顾问的新产品成立,桥水中国的规模成功突破百亿。据悉,这只新产品募资80亿元,有代销渠道半天就卖了30亿元。

自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对于外资私募的认知也从最开始的“鲶鱼效应”到后来的“水土不服”。这种认知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规模上。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在目前备案的34家外资私募中,目前仅有润晖投资、腾胜投资、德劭投资、元胜投资、桥水(中国)投资、瑞银投资6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突破20亿元,其中元胜投资管理规模超50亿元,桥水(中国)投资刚刚晋级百亿私募。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基金的爆卖或是得益于其业绩相对稳健,据悉桥水中国的某基金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区间最大回撤仅4.4%,同期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为10%。

桥水中国规模破百亿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桥水(中国)投资管理规模区间已达100亿以上。这也是首家估摸突破百亿的外资私募。

公开资料显示,桥水(中国)投资成立于2016年3月,2018年6月获批成为外商独资企业性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这也标志着桥水在中国的私募业务正式启动。

记者从基金业协会官网看到,截至目前,桥水(中国)投资旗下共备案了33只产品,除了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一号和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二号是以前备案成立的产品,其余均为近期刚刚备案成立。

而在新备案的产品中,一只是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三号,其余均为“华润信托-创意择优信持”系列信托计划。而正是基于信托计划系列产品的发行成立,桥水投资一举成为首家百亿外资私募。

由华润信托发行、桥水中国担当投资顾问的“华润信托·创意择优XX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等多个券商、银行等渠道发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短短一周时间募资约80亿元,其中一家银行代销渠道半天时间就卖出超30亿元。

资料显示,该产品的认购起点为200万元,封闭期一年。从投资策略看,新产品采取全天候增强型策略,投资标的为中国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产品目标是通过高度分散化投资获取持续稳健收益。

对于桥水中国新基金的热卖,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得益于其业绩相对稳健,据悉桥水中国的某基金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区间最大回撤仅4.4%,同期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为10%。另一方面则受益于当前高净值客户对量化投资策略的持续追捧,很多买不到国内头部量化私募机构产品的高净值客户纷纷转投桥水中国的这款量化策略新产品。

曾被质疑“水土不服”

回顾桥水(中国)投资在中国发展之路也并非一路坦途。

自2018年正式获批成为外商独资企业性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桥水中国在当年成立了第一只产品——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一号。两年后桥水才成立了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二号。而此后的时间里,桥水中国的规模始终保持在20-50亿之间。

而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全天候增强策略也遭遇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全天候策略是经典的“四宫格”:在对经济环境进行四分的前提下,全天候策略将资产类别与其适应的市场环境一一对应:(1)在经济上升期,股票、商品、公司信用债、新兴市场债券将有较好表现;(2)在经济下降期,普通债券和通胀联系债券表现较好;(3)在通胀上升期,通胀联系债券、商品、新兴市场债券表现较好;(4)在通胀下降期,股票、普通债券表现较好。

在“四宫格”中,桥水给每种经济环境分配了相同(25%)的风险权重,也就是说,“四宫格”期望通过将风险等量分布于四种经济环境来达到组合的分散和平衡。

桥水中国掌舵者王沿曾指出,桥水基金多年来的投资策略是:尽量平衡全部的投资组合,把做绝对收益的阿尔法和做相对收益的贝塔分开,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取多个相关程度较小的资产形成资产组合,从而抵御各种不确定性,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回报。

而根据中国证券报此前的报道,有投资者称,2020年4月桥水基金的境内私募收益单月涨超10个百分点,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其稳定性的质疑。而在2020年3月,桥水也曾面临“爆仓风波”,全天候策略一度被质疑是否失灵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天候增强策略抵御市场波动似乎得以验证。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区间最大回撤仅4.4%,同期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为10%。

外资私募布局谨慎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备案成功的外资私募共有34家,今年以来备案成功的外资私募仅有3家,相较于去年已有所减少。

而在34家外资私募中,目前仅有润晖投资、腾胜投资、德劭投资、元胜投资、桥水(中国)投资、瑞银投资6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突破20亿元,其中元胜投资、桥水(中国)投资管理规模超50亿元,桥水(中国)投资刚刚晋级百亿私募。此外,惠理投资、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规模在10~20亿间,其余26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均不足5亿元。

一位外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他们来说,规模扩张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希望客户能够理解并与他们拥有一致的投资理念,同时引导客户长期持有。

不过,在一位私募基金研究人士认为,外资私募在当前阶段仍然抱着“卡位”思维来到中国,母公司强调对于中国市场的布局,绝大部分是试探性的尝试,持观望态度,并未投入大量资源。

规模难以增长,一是存在明显的水土不服,比如在产品路演过程中面对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外资私募学究派以及外企高大上的风格显得格格不入;二是外资金融企业的合规一般非常严格,对于产品的宣传特别是业绩的披露非常谨慎,了解的人不多。

记者查询发现,绝大部分外资私募都没有公布旗下产品的业绩。不过从零星披露业绩的产品来看,各家外资私募的业绩差距也较大。比如2020年1月22日成立的瑞银投资旗下的某只股票策略产品,截至12月9日的收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路博迈旗下的某只成立于2020年5月的股票策略产品,截至12月3日的累计收益就达到了33%。

业内人士指出,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市场在带来“鲶鱼效应”的同时,自身也需要适应中国市场以及面临竞争。不过随着桥水中国的这一案例,外资私募或许寻求到了一条扩大规模的有效途径。



Powered by 恒耀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